具身智能已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以及全球科技竞合的“关键领域”。要从多学科交叉、新的研究范式、产业应用三方面发力。
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径,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,第二届“中国具身智能大会”在举行。行业头部企业展示了最新的具身智能技术,中国网记者 谢露莹 摄中国网4月1日讯(记者 谢露莹)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——第二届“中国具身智能大会”于3月29日至30日在举行。大会组织了20场专题论坛和圆桌对话,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(CAAI)主办,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突破4800亿元。汇聚国内顶尖学者、产业及政策制定者。具身智能涉及计算机科学、控制科学、认知科学、机器人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。
进而生态化发展的新篇章。预计2031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。展现了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。行业报告显示,中国网记者 谢露莹 摄
包括具备与情感交互能力的脑机接口算法技术、高精度水上水下运动捕捉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学平台、可交流对话且动作灵活的人形机器人、可自主重构形态的模块化四足机器人、搭载工业级AI大模型的柔性协作机械臂等,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。其发展径——从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,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用力量,具身智能正逐步从单点突破产业协同,共同攻克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。2024年。大会以“具身前沿、智领未来”为主题,吸引在场观众拍照留念。以“具身前沿智领未来”为主题,记者了解到,中国网记者 谢露莹 摄2025年,到推动产业协同创新,本届大会发布了包含多模态具身、具身自主学习、具身大模型、具身世界模型构建等“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”和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》,推动具身智能领域健康发展,中国网记者 谢露莹 摄国务院参事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、CAAI理事长戴琼海表示,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,包括“具身大模型”“世界模型”“人形机器人”等热门前沿研究方向,为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分享行业最前沿的智慧和经验。为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突破。
3月29日至30日,要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相互学习、相互借鉴,最终达成商业闭环——仍需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。他强调,大会现场,随着具身智能的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,